海外市场分化加剧,工程机械出口形势严峻
受外需疲软拖累,近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出口增速持续回落,海外市场分化加剧、局部风险凸显。在全球经济复苏迟缓、新兴市场经济减速、金融脆弱性加剧背景下,2015年该行业出口下滑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局部利好难以撬动全局复苏。展望2016年,美国、英国经济及建筑业改善将拉动工程机械需求回升,但加息预期也会冲淡部分利好;欧元区、日本经济改善主要受低油价和本币贬值拉动,难以实质性提振需求。新兴市场工程机械需求整体放缓,越南、印度市场向好,但俄罗斯、巴西、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埃及等市场均面临严峻考验。
一、近年行业出口增速持续下滑,2015全年形势严峻
图表 1 2011-2015年9月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信保
出口方面,2013年以来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出口陷入负增长,尽管2014年、2015年前三季度降幅明显收窄,但国际市场竞争加剧、新兴市场需求放缓趋势难改。在全球工程机械市场复苏乏力背景下,预计2015年行业出口表现较2014年难见起色,全年出口下行压力较大。
二、海外重点市场分化加剧,整体风险上升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出口集中度不高,重点市场包括美国、沙特、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东盟各主要成员国等。2015年前三季度,海外市场主要表现为:北美市场保持增长态势,中东市场内部分化,澳洲市场增长乏力,拉美、非洲市场恶化,东盟市场强势增长。
美国方面,尽管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装载机、挖掘机对美出口实现增长,但主力产品仍是零部件、叉车、电梯及扶梯,出口结构转型缓慢,出口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油价下跌拖累沙特建筑业增长,2015年前三季度装载机、挖掘机、电梯及扶梯等主要产品对沙特出口均受到影响,但起重机械逆势上扬,短期内出口增长可能陷入瓶颈。2015年前三季度各主力机种对俄罗斯出口全线大幅下降,该国内市场深度萧条,贸易环境显著恶化,拉低了中长期市场需求预期。
东盟成为本期新兴市场的耀眼明星,2015年前三季度该行业对东盟出口额同比增长23.8%,除印尼外,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新加坡、菲律宾、缅甸均实现可观增长。马来西亚的增长得益于国内大型建筑项目的陆续实施,2016年马政府预算案也将利好建筑、房地产、电讯等领域,市场前景可期。印尼情况不容乐观,财政金融形势严峻阻碍建筑业复苏,印尼盾贬值显著抑制进口,加之政府实行原矿出口禁令、预算执行率低也导致重型机械使用率远低于预期,短期内市场仍将复苏乏力。
图表 2 2015年前三季度行业出口额TOP20重点国别/地区市场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信保
我国工程机械多出口新兴市场,该类国家多因产业结构缺陷而对进口整机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基建发展将激发一定需求增量。但近年来各新兴市场国的机械产业政策多倾向扶持零部件进口以发展本国制造业,本币贬值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本土设备替代效应增强。目前我国工程机械零部件出口的整体竞争优势尚不明显,产业和出口转型升级仍面临大考。
三、市场萧条需求低迷,预计2016年全球工程机械市场复苏乏力
现阶段,全球工程机械有效需求不足,市场回暖乏力,出口对我国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支撑有限,产能过剩、洗牌加剧现象仍将持续。2007年以来,全球工程机械市场增速波动明显高于经济和建筑业增速,2015年成为金融危机后最低迷时期。预计2016年全球工程机械市场有望小幅反弹,这主要受经济改善、基建项目实施等因素拉动,但市场供大于求态势仍难以扭转。
图表 3 2007-2016年全球工程机械市场增长趋势及预测(%)
数据来源:经济数据来自IMF(2015、2016为预测值);行业数据来自IHS(2013、2014年为估计值,2015、2016年为预测值)
尽管全球各大工程机械厂商纷纷加码海外市场抵御寒冬,但仍难掩浓厚的萧条气氛。因全球建筑业、矿业、油气钻井等工业活动疲弱,多家国际巨头业绩全线下滑。由此预计,2016年全球工程机械市场回暖依然乏力,新兴市场汇率风险尤为突出,工程机械存量市场有望拉动零部件需求小幅反弹,但整机市场依然寒冬凛冽。
2016年,北美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国工程机械对美国出口结构升级步伐可能放缓;其他发达经济体前景也有所黯淡,欧元、日元贬值消极效应持续显现,市场份额下滑及信用风险上升或将持续并存。新兴市场营商环境整体恶化,汇率风险持续高企;地缘政治、安全局势紧张也将可能导致局部需求下挫,违约风险大幅上升。
尽管全球各大市场国纷纷大力支持基建项目,但国家财政、项目融资困难也将成为阻碍工程机械下游发展的现实瓶颈。与此同时,国际能源、矿业、海运业低迷也将抑制其投资和设备采购。此外,部分国家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整机和零部件设置不同的进口规定,强化贸易壁垒。但这将倒逼和激发企业产能输出、属地化经营的积极性,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海外布局仍在持续进行中。